为解决无人机轨迹追踪项目中卫星数据解析问题,并使团队新成员熟悉项目工作内容。2025年4月10日下午13:30,通信与信息工程系组织低轨卫星云上数据解析讨论会,阿里云接收到国电高科推送过来的数据后需要进行解析,解析过程中遇到问题。吕望数字安全研究院院长楼培德教授,通信系教师邱祝礼、陈文云、陆佳鋆、孙桂庆等参加,会议由通信系主任助理李雷远主持。
会议开始是由陆佳鋆老师介绍了无人机轨迹追踪项目中web前端页面建设和云服务器搭建情况。目前web前端可以持续抓取云服务器推送的无人机状态数据,并自动解析;之后使用Cesium加载无人机的3D模型和全球地图,并将无人机模型的地理位置调整为实时数据中的坐标值,显示无人机的具体位置和运动轨迹。另外云服务器环境已搭建完成,能够实现数据接收和转发的基础功能,例如能够获取国电高科服务器推送的数据、能够持续推送向web前端转发无人机状态数据。
随后邱祝礼老师介绍了项目未完成部分以及存在问题。目前项目中数据传输依靠4G和WIFI模块进行,还未真正实现利用低轨卫星传输数据,主要原因是在云服务器中还未实现对国电高科推送数据的解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电高科推送到云服务器上的数据时间与实际时间不相符。
期间李雷远和邱祝礼老师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并现场开展了实验,实验数据表明云服务器接收到数据的时间为2024-9-27(实际时间为2025-4-10),而国电高科工程师给出其服务器发送数据为实际时间。经讨论邱老师推测问题可能源于云服务器数据解析错误或设备历史数据残留,但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最后,陈文云老师表示将尽快融入团队协作,加速推进项目研究,确保技术难点攻克与目标实现。李雷远老师总结,需要解决卫星数据解析问题,优化解析算法并清理设备历史数据,加速低轨卫星传输技术对接,强化团队协作,持续推进。(通信系 孙桂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