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研究

深化产教融合,聚焦课程体系重构 ——通信系与中信科移动联合召开培养方案优化研讨会

2025年4月9日晚7点,通信工程教研室与中信科移动联合召开了一场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主题的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吴娱主持,通信系副主任任国芳、中信科移动培训中心代表田晓刚及通信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双方围绕“课程体系优化”“实践能力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构建适应行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图片1.png

会议伊始,吴娱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及重点修订方向。她指出,本次修订以强化基础、突出实践、对接产业为核心原则,力求通过课程创新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修订方案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新增人工智能通识课等前沿课程,同时压缩传统理论课学时,优化学分分配。专业核心课程中,实验实践比重显著提升,推动理论+实践+工程案例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的升级是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通过引入中信科移动的企业资源,新增了通信应用软件开发”“5G网络规划与故障分析”“5G+垂直行业应用等实训课程,覆盖软件设计、网络优化、产品创新等全流程。同时,依托中信科实验平台,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课程的实验环节与企业真实项目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中信科移动的工程师深度参与课程设计,未来将承担通信项目管理”“新一代通信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积极推动企业案例进课堂。此外,第六学期特别设置了通信产品综合创新应用小学期实训,学生可通过中信科设备完成软硬件联调、产品测试等实战任务,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图片2.png

图片3.png

中信科移动培训中心代表田晓刚结合产教融合的背景,详细阐述了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他指出,本次修订聚焦智联通信,力求打造全新的数字化产业生态,推动新网络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

会议重点讨论了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实践教学的优化调整。双方一致同意新增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类课程,并强化《通信产品综合创新应用》等实践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双方就5G+垂直行业创新应用平台的建设及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初步达成共识,通过校企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能力的无缝衔接。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实训和就业平台。未来,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将继续携手中信科移动,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通信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 马梦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