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研究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召开“全天候低空监视飞行系统(团体标准)”工作推进会

根据117日关于无人机相关细分类目标准起草的研讨,确定了“全天候低空飞行监视系统”主题。2025221日上午9:3011:00,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在腾讯会议召开工作推进会。副主任任国芳张震、李晓晶、陆佳鋆、邱祝礼、孙桂庆、李是尧、刘雅萍、姬新平、马梦婷等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主任助理李雷远主持。此次会议旨在确定标准框架结构、内容、整体脉络、实施方案及工作分工

更新配图.jpg

各位老师围绕标准制定的主要框架和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张震、陆佳鋆、刘雅萍、孙桂庆、姬新平、马梦婷、李晓晶等教师展示了前期调研的相关内容。张震老师首先分享了其查阅的相关资料,并提出了将现有方案作为参考,结合实际需求制定适应性标准的思路。陆佳鋆老师则从监视系统规范和无人机应用规范的角度出发,提出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监视系统结构和技术要求,以完善全天候低空监视飞行系统的标准框架。特别提到了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和海洋监视监测无人机应用技术规范。刘雅萍老师提出了标准制定中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点,包括硬件标准、通信协议和数据丢包率等,并认为在制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实际运行环境和需求。孙桂庆老师详细阐述了其制定的团体标准大体框架,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等十个部分,并强调在制定标准时应严格遵循团体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李晓晶老师认为在制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现有设备的普遍性能指标,制定的标准具有普遍参考性;邱祝礼老师建议可以参考其他相似系统的结构和内容来补充和完善标准体系。在讨论过程中,其他老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李雷远老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后续工作的具体分工和进度安排。继续完善框架内容和脉络梳理,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讨论。任国芳副主任对会议表示了肯定,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共同推动标准制定工作的进程。(通信系 李是尧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