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研究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召开无人机相关开放基金课题申报研讨会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无人机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新型经济形态支柱产业,未来将会获取极大发展空间。通信系着力于建设以无人机为载体,以低轨物联网卫星为通信手段,以华为操作系统和云服务为依托的移动物联网工程专业。

在通信系主任刘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积极申报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112日上午900-1120,在腾讯会议召开了一次技术研讨会,参加本次研讨的有通信系副主任任国芳,通信系精干教师邱祝礼、孙桂庆、陆佳鋆、宗志东、马梦婷、刘雅萍、姬新平和李是尧等。会议由通信系主任助理李雷远主持。讨论主题包括立项选题、课题研究内容、课题指标、课题任务分配等。经过讨论确定选题为“无人机集群飞行全要素风险管控技术”。

未命名.jpg

会议伊始,李雷远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所要达成的目标,让新入职老师在研讨、立项、课题论证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科研能力,从而反哺教学,也是对新入职老师的锻炼和培训。并指出,目前我们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需要不断在无人机和移动窄带物联网方向积累研究基础。随后,详细阐述了项目申报的流程和要求,并让每一位师发表观点和看法,共同为项目的申报出谋划策。

会上,各位老师围绕项目申报的各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邱祝礼老师作为项目牵头人,首先分享了项目申报的初步想法和计划,并提出了在仿真平台建设、技术指标设定以及风险推演评估等方面的初步构想。任国芳副主任明确指出,项目申报需紧扣“无人机集群”与“风险管控”两大关键词。这是项目申报的核心,也是后续研究工作的重点。宗志东老师则从专业角度出发,对项目的技术难点和创新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其他参会老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项目申报应紧扣无人机集群和风险管控两大主题,通过构建仿真平台和模型算法来模拟无人机集群的飞行过程,并针对突发情况进行风险推演和评估。同时,大家还就项目的预期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指标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进行任务分配。

在讨论过程中,李雷远老师引导大家进一步思考和完善项目申报方案。他还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相互支持、共同努力,确保项目的顺利申报。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会议最终确定了申报工作的具体分工和时间安排。(通信系 李是尧 供稿)